**
在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训练馆的办公室里,球队老板维克·格罗斯贝克坐在皮质沙发上,手中端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,窗外是波士顿阴沉的天空,但他的眼神却仿佛穿透了时光,回到那个改变球队命运的交易谈判现场,格罗斯贝克在接受独家专访时,首次详细披露了2013年与布鲁克林篮网队那笔震惊联盟的交易内幕——最初,篮网队仅愿意提供两个首轮选秀权,而非最终成型的四个。
“人们现在谈论那笔交易时,总以为一切顺理成章,但事实是,我们差点只拿到两个首轮签,”格罗斯贝克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,“当时的谈判桌上,气氛紧张到像季后赛抢七的最后一分钟。”
时间倒流至2013年夏天,凯尔特人正处于重建十字路口,球队传奇保罗·皮尔斯和凯文·加内特已步入职业生涯晚期,而篮网队则在新老板米哈伊尔·普罗霍罗夫的带领下,野心勃勃地试图打造一支“即时争冠阵容”,最初,篮网队提出的方案是用2014年和2016年的两个首轮选秀权,交换皮尔斯、加内特和贾森·特里,这一提议立刻遭到凯尔特人管理层的拒绝。
“两个首轮签?我们当时直接站了起来,”格罗斯贝克回忆道,“丹尼(安吉,凯尔特人篮球运营总裁)指着提案说,‘这甚至不是谈判的起点’,我们知道皮尔斯和加内特的价值——他们不仅是冠军球员,更是更衣室的灵魂。”
转折点出现在篮网队的急切心态上,普罗霍罗夫渴望在入驻布鲁克林的第一年就制造轰动效应,而篮网总经理比利·金面临巨大的成绩压力,凯尔特人巧妙利用了这一点,提出了一个“选秀权互换”方案:如果篮网坚持交易,必须增加2017年和2018年的首轮选秀权,且不设保护条款。
“我们告诉他们,‘想想未来五年,如果你们的计划失败,这些选秀权会变成金子’,”格罗斯贝克说,“当时篮网管理层认为我们疯了,但历史证明了谁的判断更准确。”
交易在2013年6月28日正式达成,凯尔特人送出皮尔斯、加内特、特里和D.J.怀特,换来了篮网队2014、2016、2017和2018年的首轮选秀权,以及2017年的选秀权互换资格,这笔交易后来被广泛视为NBA历史上最不平衡的交易之一——篮网队未能实现冠军梦,而凯尔特人用这些选秀权选中了杰森·塔图姆(2017年探花签)和杰伦·布朗(2016年探花签),奠定了如今“双探花”时代的基础。
格罗斯贝克特别提到一个细节:在谈判僵持时,篮网队曾试图用“现金补偿”替代选秀权。“他们开玩笑说,‘你们可以拿钱去自由市场签人’,”他摇头道,“但我们坚持认为,选秀权是重建的血液,现金会花光,但选秀权能塑造未来十年。”
这一决策的背后,是凯尔特人管理层的长期战略,格罗斯贝克透露,球队早在2012年就已开始分析“选秀权价值模型”,数据显示,无保护首轮签在五年内的价值可能飙升十倍以上。“我们预见到联盟将进入薪资帽暴涨周期,而篮网的阵容老化问题无法避免,”他说,“他们的选秀权会越来越值钱。”
塔图姆和布朗已成为联盟顶级锋线组合,带领凯尔特人多次闯入东部决赛,并在2024年重返总决赛舞台,而篮网队则在交易后迅速衰落,2014-2018年间战绩低迷,使得凯尔特人获得的选秀权最终变成了高顺位签。
“有时我会想,如果当时接受了两个首轮签,现在的凯尔特人会是什么样子?”格罗斯贝克望向窗外,训练场上传来球员们的呼喊声,“可能我们还在寻找重建的答案,但幸运的是,我们坚持了四个。”
这段回忆不仅揭示了NBA交易背后的心理博弈,更印证了篮球运营中远见的重要性,在商业与情感交织的职业体育世界,格罗斯贝克和安吉的冷静计算,为凯尔特人赢得了重返荣耀的快车道,而篮网队的短视决策,则成为联盟管理层教科书式的反面案例。
随着2025年赛季的临近,凯尔特人再度成为总冠军热门,格罗斯贝克表示,球队将继续以“可持续成功”为理念,而这一切的起点,正是十二年前那场从两个首轮签到四个首轮签的艰难谈判。“在NBA,有时候最大的胜利,发生在比赛开始之前。”他总结道。